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通则
编辑:2024-02-22 15:03:31
目 次
DB14/T 2971—2024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生态环境厅提出、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标准的组织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本文件由山西省生态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XS/ TC13) 归 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方圆标志认证集团山西有限会南、方圆标志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建龙实业有
限公司、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山西安泰控股集团科技有限公司、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 公司、山西沃浦零碳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省生态环境规划和技术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魏善宇、杨海龙、刘文丽、任喜兰、杨智慧、 孙志辉。裴虹、张勇、赵金辉、 丛建辉、刘斌。
DB14/T 2971—2024
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通则
1 范 围
本文件规定了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的原则和依据、评价实施、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应 用 。
本文件适用于依据DB14/T 2970—2024建立并运行了碳排放管理体系的重点行业企业所开展的碳排 放管理体系自我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 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DB14/T 297072024 重点行业企业碳排 理 体 设 指 南
3 术 语 和 定 义
DB14/ T 2970—2024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 评价原则和依据
4.1 评价原则
实施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
a) 评价方法科学、严谨,与评价内容相适应;
b) 评价过程公平、公正、透明,评价人员独立实施评价
c) 证据收集充分,数据真实可靠,可追溯、可测量;
d) 通过评价结果分析,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
4.2 评价依据
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依据主要包括:
a) 重点行业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指南;
b) 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运行使用的体系文件,包括管理制度、作业文件、记录文件等; c) 用于碳排放量计算的核算标准或方法;
d) 其他要求。
5 评价实施
5.1 评价流程
DB14/T 2971—2024
图1 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流程
5.2 评价前准备
5.2.1 组建评价组
企业应建立评价组对碳排放管理体系实施评价:
a) 评价组至少由2人组成,并指定1名评价人员担任评价组长;
b) 评价人员应具有碳排放相关工作经历;
c) 开展评价前应经过系统的培训并考核合格,包括企业生产工艺、评价标准、评价流程等。
5.2.2 制定评价计划
评价组长应制定评价计划,包括但不限于:
a) 评价目的、范围及评价内容;
b) 评价依据和评价流程;
c) 评价组构成,包括评价组长和组员;
d) 评价时间安排和任务分工。
5.3 召开启动会议
评价开始前由评价组长主持召开启动会议,参加人员应包括评价组所有成员、企业*高管理者、与 碳排放管理体系相关的主要部门负责人、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启动会议主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a) 由组长介绍评价的目的和范围、评价组成员以及评价计划;
b) *高管理者或授权人员介绍碳排放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c) 相关部门确认评价计划的内容;
d) 总结会议的时间安排。
5.4 资料评审
评价组应对碳排放管理体系运行的相关文件资料进行评审,主要评审内容包括: a) 适用的法律法规、与节能减排相关的政策标准及其合规性;
b) 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和运行的体系文件;
c) 碳排放管理机构的建立及其职责;
d) 碳排放管理方针、范围和边界;
e) 碳排放数据的来源、核算方法和核算结果;
f) 碳排放影响因素的识别;
g) 碳排放数据管理、质量控制计划的建立和实施;
h) 对碳排放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支持活动;
i) 碳排放管理目标和指标的制定与实现;
j) 碳排放绩效的监测、分析、评价与改进;
DB14/T 2971—2024
k) 碳减排措施的制定与落实;
1) 碳资产管理措施的制定与落实;
m) 内部审核、管理评审机制的建立与实施。
5.5 现场验证
评价组应结合资料评审的结果,根据评价计划实施现场验证,验证过程中可采用查看原始记录文件、 询问现场工作人员、查看现场排放设施和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验证碳排放数据的准确性等方法。
5.6 召开总结会议
总结会议的形式与启动会议相同,由评价组长主持,参加人员应与启动会议人员相同。会议内容应 包括:
a) 向*高管理者和相关部门通 报评价结果;
b) 向*高管理者和相关部门通报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c) 改进建议,包括纠正措施、改进方向和整改时间等;
d) *高管理者对评价结果的反馈及对后续工作的安排。
5.7 沟通交流
沟通交流应贯穿于评价实施全过程,沟 为 评 内 部 沟通 、评价组与*高管理者沟通、评价组
与受评价部门之间的沟通。
a) 评价组内部沟通包括:
1 ) 价 的 进 度 控 制 和 任 务 分 工 调 整
2)沟通评价发现并形成一致的评价结论;
3)突发情况的沟通和解决措施。
b) 评价组与*高管理者沟通 包括:
1)碳排放管理体系# 的整体情况;
2)评价发现及整改方向;
3) *高管理者关注的其他问题。
c) 评价组与受评价部门的沟通包括; 1) 评价安排和调整;
2) 资料评审、现场验证的交流; 3) 对发现问题的确认。
6 评价方法
6.1 评价规则
6.1.1 按照附录A给出的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方法对DB14/T 2970—2024 中涉及到的管理机构建立、 碳排放管理方针制定、碳排放管理方案制定、资源配置与支撑机制建设、实施过程管理、评价与审核、 改进等进行量化评价。
6.1.2 量化评价*终得分为各要素实际得分与相应权重值的乘积,计算方法见公式(1):
; (1)
式中:
M——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终得分;
mi——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第i项要素实际得分;
ai——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要素权重值;
n——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要素数量。
评价等级
根据评价结果, 给出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等级,共分为 3 个等级, 具体如下:
a) AAA 级: 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得分在 90 分— 100 分,表示碳排放过程管理进行了很好的综合 优化且具有创新性;
b) AA 级: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得分在 75 分—89 分, 表示碳排放过程管理精细量化;
c) A 级: 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得分在 60 分—74 分, 表示碳排放过程管理规范有序;
d) 当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得分低于 60 分时,表示管理体系建设与运行存在系统性不符合问题。
7 评价结果应用
企业应根据评价结果提升碳排放绩效,持续改进碳排放管理体系, 评价结果应用包括:
a) *高管理者应根据评价结果明确管理体系的改进方向,为后续企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有 用信息,如生产过程的改进措施、碳排放管理能力提升、节能降碳措施的开发等;
b) 各相关部门应根据评价结果找到自身碳排放管理的薄弱环节,并针对性地改善,提升碳排放管 理能力。
DB14/T 2971—2024
附 录 A
(规范性)
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方法
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打分方法见表A.1和A.2。
表A.1 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得分表
序号 | 评价要素 | 权重 | 评价得分 | 加权得分 | 总得分 |
1 | 管理机构建立、碳排放管理方 针制定 | ||||
2 | 碳排放管理方案制定 | 25% | |||
3 | 资源配置与支撑机制建设 | 15% | |||
4 | 实施过程管理 | 25% | |||
5 | 评价与审核 | 10% | |||
6 | 改进 | 10% |
表A.2 碳排放管理体系评价打分表
评价项目 | 评价内容及分数区间 | 评分方法 评价记录 | 得分 |
、管理机构建立、碳排放管理方针制定(权重15%,100分) | |||
建立碳排放管 理机构 (9分) | 1,建立由*高管理者参与的碳排放管理机构
2.机构包括企业高层领导 、相关部门负责人 及碳排放管理人员( ) 3.明确管理机构各层级的相关职责(3分) |
每满足一 个列 项要求:3分 |
评价项目 | 评价内容及分数区间 | 评分方法 | 评价记录 | 得分 |
*高管理者职 责 (16分) |
*高管理者应履行以下职责: a)提供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所需的资源 (可 将所需资源换算为资金数额)(4分) b)组织制定企业绿色低碳发展规划(4分) c)向员工传达建立碳排放管理体系的重要 性(4分) d)主持碳排放管理评审,指导相关部门解 决内部审核发现的问题,明确改进方向(4 分) | a)项: 提供资金数额>75%:4 分 50%<提供资金数额≤75%:3 分 25%<提供资金数额≤50%:2 分 5%<提供资金数额≤25%:1 分 提供投入资金数额≤5%:0 分 b)项: 制定绿色低碳发展规划: 4 分 c)项: 传达方式 2 种及以上: 4 分 传达方式不足 2 种: 2 分 未进行传达: 0 分 d)项: 主持碳排放管理评审,指导相关 部门解决内部审核发现的问题,明 确改进方向: 4 分 主持碳排放管理评审,指导相关 部门解决内部审核发现的问题,未 明确改进方向: 2 分 未参与碳排放管理评审: 0 分 | ||
碳排放管理机 构职责 (20分) |
1.*高管理者积极参与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 的建设(4分) | *高管理者参与企业碳排放管理体 系建设的全部会议: 4 分 *高管理者参与企业碳排放管理体 系建设的部分会议: 2 分 *高管理者从未参与企业碳排放管 理体系建设的相关会议: 0 分 | ||
2.碳排放管理机构定期向*高管理者汇报体 系的运行情况和碳排放绩效(4分) | 定期向*高管理者汇报: 4 分 | |||
3.建立碳排放管理制度(4分) | 已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管理制度: 4 分 已建立碳排放管理制度,但部分制 度不完善: 2 分 未建立碳排放管理制度: 0 分 | |||
4.制定碳排放相关岗位的职责(4分) | 已制定清晰具体的碳排放相关岗位 职责: 4 分 已制定相对具体的碳排放相关岗位 职责,部分责任范围模糊: 2 分 未制定碳排放相关岗位职责: 0 分 |
DB14/T 2971—2024
评价项目 | 评价内容及分数区间 | 评分方法 | 评价记录 | 得分 | |
5.监督碳排放相关活动的开展(4分) | 已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并对碳排 放活动开展监督:4分 已建立监督机制,但未对碳排放活 动开展监督:2分 未建立监督机制,且未对碳排放活 动开展监督:0分 | ||||
内外部环境识 别 (28分) | 1.识别外部环境(5分) | 识别了外部环境:5分 | |||
2.识别以下外部环境: a)碳达峰碳中和政策要求(2分) b)行业碳排放管理要求(2分) c)供应链碳排放要求(2分) d)碳市场政策变化(2 分 ) e)市场对低碳产品的需求(2分) |
地 |
斗洒足 一全列项要求:2分 | |||
3.识别内部环境(5分 ) | 识别了内部环境:5分 | ||||
4.识别了以下内部环境: a),企业发展战略和规划(2分) 6)企业合规性(2分 ) 人员专业能力(2分) 节能降碳潜力(2分) |
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2分 | ||||
碳排放管理方 针制定 (27分) | 1.制定碳排放管理方针( 9分) | 制定了碳排放管理方针:9分 | |||
2:方针的制定应包括以下内容: a)与国家和地方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相一致 (2分) b)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2分) )履行企业合规义务(2分 ) d)履行企业节能降碳社会责任(2分) e)持续改进碳排放绩效(2分) |
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2分 | ||||
3.在企业内部解读和宣贯方针(4分) | 对方钍进行解读和宣贯的培训 、会 议次数2次及以上:4分 对方针进行解读和宣贯的培训、会 议次数不足2次:2分 未在企业内部解读和宣贯方针:0 分 | ||||
4.方针可被相关方获取(4分) | 相关方获取渠道2种及以上:4分 相关方获取渠道不足2种:2分 相关方无获取渠道:0分 | ||||
二.碳排放管理方案制定(权重25%,100分) | |||||
现状调查与 | 现状调查和评价报告(10分) |
评价项目 | 评价内容及分数区间 | 评分方法 | 评价记录 | 得分 |
评价 (50分) |
1.企业开展现状调查与评价活动,并形成评 价报告(5分) | 开展了现状调查与评价,并编制完 成评价报告: 5 分 开展了现状调查与评价,但未编制 评价报告: 3 分 未开展现状调查与评价: 0 分 | ||
2.评价报告内容应包括: a)调查和评价的方法(1分) b)碳排放数据获取的途径(1分) c)碳排放数据核算和分析结果(1分) d)与碳排放有关的影响因素(1分) e)碳减排改进方向(1分) |
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 1 分 | |||
碳排放数据采集(10分) | ||||
1.采集碳排放相关数据,确保数据可获取、 可追溯(5分) | 采集了碳排放相关数据,数据质量 可靠,且可追溯: 5 分 采集了碳排放相关数据,数据质量 相对较好,大部分数据可追溯: 3 分 未采集碳排放相关数据: 0 分 | |||
2.数据采集内容应包括: a)企业基本情况(1分) b)碳排放核算边界(1分) c)重点排放设备设施清单(1分) d)活动数据(1分) e)排放因子(1分) |
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 1 分 | |||
碳排放数据核算与分析(20分) | ||||
1.依据适用的核算标准或指南对上一个自然 年企业层级的碳排放量及碳排放强度值进 行了核算和分析 a)核算企业层级碳排放量(2分) b)核算企业层级碳排放强度(2分) c)对企业层级碳排放量进行分析(2分) d)对企业层级碳排放强度进行分析(2分) |
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 2 分 | |||
2.核算工序层级和设备设施层级的碳排放量 及碳排放强度值 a)核算工序层级碳排放量(2分) b)核算工序层级碳排放强度(2分) c)核算设备设施层级碳排放量(2分) d)核算设备设施层级碳排放强度(2分) |
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 2 分 |
DB14/T 2971—2024
评价项目 | 评价内容及分数区间 | 评分方法 | 评价记录 | 得分 | |
3.对异常数据进行识别和分析(4分) | 识别了异常数据,并进行了分析: 4分 识别了异常数据,但未分析:2分 未对异常数据进行识别:0分 | ||||
碳排放影响因素与改进方向(10分) | |||||
1.识别碳排放相关的影响因素(2分) | 识别了影响因素:2分 | ||||
2.影响因素识别应从以下方面考虑(3分): | 影响因素考虑了列项中3项及以 上:3分 影响因素考虑了列项中不足3项:
影响因素未考虑列项中任何1项: 0分 | ||||
a)生产运行的稳定性 b)生产工艺的先进性 c)设备设施运行情况 d)人员能力匹配情况 |
省 地 | ||||
3.识别改进方向(2分) | 识别了改进方向。2分 | ||||
4.改进方向应从以下方面考虑(3分): a)清洁能源的利用 bD低碳原材料的替代 6)高能效设备的使用 d)生产工艺的改进 2产品技术的革新 f)员工合理化建议的采纳 | 改进方向考虑了列项中4项及以 上:3分 攻进方向考虑子列项中不足4项 1分 改进方向未考虑列项中任何1项 0分 | ||||
风险识别 (15分) | 1.识别外部风险(2分 2.外部风险识别应包 括 : a)采购非低碳原材料( 1分) b)采购的能源为传统化石燃料(1分) )碳排放政策更为严格(1分) d)市场和客户对企业低碳产品或服务的更 高要求(1分) e)生产经营中违皮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1 分 ) | 识别了外部风险:2分 | |||
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1分 | |||||
3.识别内部风险(2分 | 识别广内部风险:2分 | ||||
4.内部风险识别应包括: a)组织结构的重大调整(1分) b)企业发展偏离绿色低碳发展规划(1分) c)生产计划不合理(1分) d)生产工艺落后,使用高耗能设备设施(1 分 ) e)资源配置不到位(1分) f)人员能力不足(1分) |
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1分 |
评价项目 | 评价内容及分数区间 | 评分方法 | 评价记录 | 得分 |
建立碳排放基 准 (10分) |
1.建立企业级和部门级的碳排放基准(2分) | 建立了企业级和部门级碳排放基 准: 2分 仅建立了企业级或部门级碳排放基 准: 1分 未建立碳排放基准: 0 分 | ||
2.基准的确定应包括: a)确定基准年(2分) b)基准年的排放量(2分) c)基准年的碳排放强度(2分) |
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 2 分 | |||
3.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及时调整基准:(2 分) a)企业物理边界、能源结构、产品结构、 原材料、工艺及设备设施发生明显变化; b)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源发生明显变化; | 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基准,或基 准无需调整: 2 分 a)项与 b)项均发生明显变化, 但只调整了 1 项: 1 分 未针对明显发生变化项进行基准调 整: 0分 | |||
碳排放管理目 标及实施方案 (25分) | 制定碳排放管理目标(15分) | |||
1.制定碳排放管理目标(4分) | 制定了碳排放管理目标: 4 分 | |||
2.管理目标应包括: a)满足碳排放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的要求 (1分) b)达到碳排放绩效改进的预期结果(1分) c)完成碳排放履约和交易(1分) d)实现碳资产开发和利用的预期*(1 分) e)履行节能降碳社会责任(1分) |
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 1 分 | |||
3.将碳排放管理目标分解到各层级,在各层 级建立碳排放管理指标(4分) | 目标分解到了各层级,并建立了碳 排放管理指标: 4 分 目标分解到了各层级,但未建立碳 排放管理指标: 2 分 未对管理目标进行分解: 0 分 | |||
4.碳排放管理指标应包含以下内容(2 分): a)重点设备设施的碳排放量或能源使用效 率 b)重点工序的碳排放量 c)可再生能源、余热余压的利用率 | 碳排放管理指标包含了所有列项: 2 分 碳排放管理指标包含了 1 个以上列 项: 1分 碳排放管理指标未包含任何 1 个列 项: 0分 | |||
制定碳排放管理实施方案(10分) | ||||
1.建立风险的应对措施(1分) | 建立了风险应对措施: 1 分 |
DB14/T 2971—2024
评价项目 | 评价内容及分数区间 | 评分方法 | 评价记录 | 得分 |
2.应对措施应考虑如下内容(2分): a)提升碳排放相关岗位人员能力 b)持续满足合规性 c)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 d)使用低碳原材料 e)提升设备设施效率 f)提升清洁能源使用占比 g)保障节能降碳资金 |
应对措施考虑了4个及以上列项: 2分 应对措施考虑了1-3个列项:1分 应对措施未考虑任何1个列项:0 分 | |||
3.制定碳排放管理实施方案(1分 | 制定了碳排放管理实施方案:1分 | |||
4.实施方案内容应包括: 中H a)采取的措施(1分) b)措施的实施路径和方法(1分 ) c)配套资源(1分) d)职责分工及权限(1分) e)时间进度安排和阶段性成果(1分) f)结果验证的方法(1分) |
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1分 | |||
三、资源配置与支撑机制建设(权重15%,100分) | ||||
人员能力建设 (20分) | 企业应通过以下方式确保人员具备相应的能
a)根据教育背景、技能水平、工作经历等 方面聘用和考核工作人员(5分) b)定期开展专项培训(5分) C)开展节能降碳宣传 (5分 d)开展交流活动 |
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5分 | ||
财务资源保障 (20分) | 提供必要的财务支 抛括 : a)提供减排项日实施的资金(5分) b)监控、测量设备检定、校准的资金(5 分 ) c)碳排放相关培训的资金(5分 ) d)碳排放交易的资金(5分) |
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5分 | ||
专业化服务支 持 (20分) | 对专业化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控制应包括: a)选择具备相应能力的专业化服务机构(5 分 ) b)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且明确服务内容和 要求的协议(5分) c)跟踪和监督服务过程及服务质量(5分) d)评估服务*(5分) |
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5分 | ||
沟通机制建设 (20分) |
1.建立有效的内部交流沟通机制(5分) | 建立了有效的内部沟通机制:5分 建立了内部沟通机制,但尚不完 善:2分 未建立内部沟通机制:0分 |
评价项目 | 评价内容及分数区间 | 评分方法 | 评价记录 | 得分 |
2.建立有效的外部交流沟通机制(5分) | 建立了有效的外部沟通机制: 5 分 建立了外部沟通机制,但尚不完 善: 2分 未建立外部沟通机制: 0 分 | |||
3.明确外部沟通的方式(5分) | 有明确的外部沟通方式: 5 分 | |||
4.明确内部沟通的方式(5分) | 有明确的内部沟通方式: 5 分 | |||
文件和记录制 定与管理 (20分) |
1.建立必要的支持体系运行的文件和记录 (10分) | 建立了*完整的体系文件和记 录: 10 分 体系文件和记录不完整,视完整程 度: 当完整程度高于 70%(含): 7 分 当完整程度 50%(含) —70% (不含): 5 分 当完整程度 20%(含) —50% (不含): 3 分 当完整程度低于 20%(不含) : 0 分 | ||
2.对文件和记录的使用符合管理要求(10 分) | 完全符合文件和记录使用的管理要 求: 10 分 对文件和记录的使用实施了管理, 但部分管理环节不规范: 5 分 未对文件和记录的使用进行管理: 0 分 | |||
四、实施过程管理(权重25%,100分) | ||||
数据管理 (30分) | 1.建立数据质量控制计划(6分) | 建立了数据质量控制计划: 6 分 | ||
2.计划内容应包括: a)重点排放设备设施基本情况(2分) b)碳排放核算边界(2分) c)数据的确定方式(2分) d)数据质量控制的相关规定(2分) |
每满足一个列项: 2 分 | |||
3.实施碳排放数据监测,对以下碳排放关键 参数实施监测: a)碳排放源(2分) b)活动数据、排放因子和生产数据(2分) c)工序、设备设施的运行参数(2分) |
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 2 分 |
DB14/T 2971—2024
评价项目 | 评价内容及分数区间 | 评分方法 | 评价记录 | 得分 | ||
4.按照数据质量控制计划管理和控制数据(10 分 ) | 严格按照数据质量控制计划管理和 控制数据:10分 按照数据质量控制计划管理和控制 数 据 ,但执行存在遗漏或缺陷:5 分 未按照数据质量控制计划管理和控 制数据:0分 | |||||
供应链管理 (20分) | 供应链管理应包括以下方面: a)制定*、合理的燃料供应链计划(4 分 ) b)制定原辅材料采购要求,优无选择低碳 原辅材料(3分) c)优先采购和使用绿色能源(4分) d)优化物流网络、采用绿色运输实现低碳 物流(3分) e)回收并利用废弃原材料(3分) 4)建立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3分 ) |
和c) 每满是一个列项要求:4分 b)项,d)—f)项: 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3分 | ||||
设备设施管理 (15分) | 企业应对以下重点设备设施进行有效管理 : a)重点排放设备设施(5分) b信息化管理和控制系统(5分) 必要的监控和测量设备(5 分 ) |
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5分 | ||||
减排措施管理 (20分) | 企业应按照以下方式对减排措施进行管理: a)识别适用的碳 潜施(4分) b)确定碳减排措施的优先顺序(4分) c)制定并落实碳减排措施实施方案(4分) d)跟踪和评估碳减排措施实施过程,按时 完成(4分) e)评价并验证已完成的碳减排措施达到预 期结果(4分 |
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4分 | ||||
碳资产管理 (15分) | 1.制定明确职责和流程的碳资产管理要求(6 分 ) | 制定了明确职责和流程的碳资产管 理要求:6分 | ||||
2.针对碳资产建立开发流程(3分) | 建立了可实施的碳资产开发流程: 3分 建立了碳资产开发流程,但可操作 性不强:1分 未建立碳资产开发流程:0分 | |||||
3.对碳排放权履约过程实施管理,包括: a)明确碳排放权履约管理部门和职责(2 分 ) b)建立碳排放权履约的管理程序(2分) c)关注交易市场碳价变化,降低履约成本 (2分) |
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2分 |
评价项目 | 评价内容及分数区间 | 评分方法 | 评价记录 | 得分 |
五、评价与审核(权重10%,100分) | ||||
目标实现 (40分) | 完成年度碳排放管理目标(40分) | 完成目标: 40 分 | ||
合规性评价 (15分) | 1.进行合规性评价(3分) | 进行了合规性评价: 3 分 | ||
2.合规性评价内容应包括: a)生产经营过程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的 能源和碳排放政策(3分) b)生产经营过程满足相应的国家、地方和 行业节能减排标准(3分) c)按照国家、地方碳交易/碳配额政策完成 履约(3分) d)相关方要求(3分) |
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 3 分 | |||
内部审核 (25分) | 1.按照内审要点实施内部审核,要点包括: a)完成碳排放管理目标(2分) b)碳排放绩效得到改进(2分) c)资源配置充分并及时到位(2分) d)企业经营过程合规(2分) e)人员能力满足企业要求(2分) |
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 2 分 | ||
2.制定内部审核方案,包括内审时间、方 法、分工、计划(7分) | 制定了具备完整要素的内部审核方 案: 7分 制定了内部审核方案,但部分要素 缺失: 4 分 未制定内部审核方案: 0 分 | |||
3.内审过程包括以下方面: a)明确内部审核准则和范围(2分) b)选择有能力、有经验的人员实施内部审 核,内部审核人员不得评价自己所在的部门 (2分) c)内部审核组向*高管理者报告审核结果 (2分) d)记录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并分析原 因,对不符合项及时采取纠正措施(2分) |
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 2 分 | |||
管理评审 (20分) | 1.实施管理评审(3分) | 开展了管理评审: 3 分 | ||
2.评审管理体系变化情况,包括: a)碳排放管理方针的变化(1分) b)碳排放管理目标、管理指标及基准的调 整(1分) c)碳减排措施的调整(1分) d)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1分) e)碳排放源的变化(1分) f)应对风险措施的调整(1分) |
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 1 分 |
DB14/T 2971—2024
评价项目 | 评价内容及分数区间 | 评分方法 | 评价记录 | 得分 |
3.对碳排放管理有效性进行评审,包括: a)碳排放绩效的改进情况(1分) b)碳排放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1分) c)针对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落实情况(1 分 ) d)合规性评价结果的应用情况(1分) e)内部审核结果的应用情况(1分) |
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1分 | |||
4.对资源配置的充分性和资源有效利用情况 进行评审(2分) |
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2分 | |||
5.对来自相关方的信息进行交流并反馈意见 (2分) | ||||
6.管理评审的决策得到有效实施(2分 ) | ||||
六、改进(权重10%,100分 | ||||
不符合及其纠 正措施 (60分) | 1.对不符合项导致的后果进行评价和处置(10 分), | |||
2.对不符合项进行原因分析(10分) |
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10分 | |||
3.建立预防措施(10分 ) | ||||
4.制定纠正措施(10分) | ||||
5.按计划实施纠正措施(10分) | ||||
6.评审纠正措施的有效性(10分) | ||||
持续改进 (40分) | 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展生产和经营(10 |
每满足一个列项要求:10分 | ||
2.不断提升碳排放管理能力(10分) | ||||
3.持续提升碳排放 平(10分) | ||||
4.不断完善碳排放管理机制(10分) |